你了解聖誕節的起源故事嗎?讓我們來一一說給你聽!
2025 Nov 11 Gift
聖誕節的起源故事
-r0uo43.jpg)
耶穌的誕生日期已無法考證,但由於基督教發展初期,古羅馬的宗教為多神信仰,一直到了公元四世紀基督教才被羅馬皇帝訂定為國教。便延用了原古羅馬多神信仰中的農神節為「聖誕節」。
聖誕節定於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五號,又被稱為耶誕節,是基督教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同時代表了「光明的降臨」的一天。聖經裡記載著瑪利亞將臨盆的當晚借住在一個馬廄內,並在馬槽內平安誕下了耶穌,也因此聖誕節的前一天晚上被稱為平安夜。
聖誕老人的由來
說到聖誕節,當然少不了會送禮物的聖誕老人!聖誕老人(Santa Claus)的傳說,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當時有位樂善好施的紅衣主教叫聖尼古拉,他經常行善並幫助許多貧困家庭。
有一次,聖尼古拉遇到了一位即將遭到變賣的貧困女子,他藉由在夜晚時間爬上他們的屋頂,將帶來的金幣往煙囪丟進去,這些金幣剛好掉進了掛在壁爐旁的襪子裡,從此之後,就逐漸衍生出關於聖誕老人從煙囪爬進房子,將禮物放在聖誕襪的由來。

聖誕節的習俗

佈置聖誕樹
在西方國家,聖誕節是個家庭團聚的好日子,因此家家戶戶都會使用一些道具或是裝飾品將家中佈置得有聖誕節的氣氛。
聖誕樹在聖誕節當天的前12天開始擺放,因此是12月13日開始數12天到聖誕節之後。 但有些人在12月6號當天開始放聖誕樹以紀念Saint Nicholas的逝世,並且擺放至主顯節(1月6號)。 以天主教的傳統,聖誕樹是在聖誕夜的中午過後開始擺放
而這個習慣也因為全球都開始過聖誕節而慢慢蔓延開來,每個人的家中開始會有聖誕樹、聖誕襪、聖誕禮物等等聖誕節相關的物品,
交換禮物
交換禮物的習俗起源於宗教慶典,最為人知的說法是紀念三賢士向嬰兒耶穌獻禮(黃金、乳香和沒藥)作為基督教傳統,後來則演變為在聖誕節互贈禮物以分享喜悅。
更久遠的來源,則可能是古羅馬人在農神節和新年期間,親友間致贈禮物的傳統。
現代的交換禮物已不限於宗教節慶,而是融合了增進情感、凝聚關係、分享快樂等意義,常見於年末聚會。


聖誕大餐
吃聖誕大餐是聖誕節的重頭戲,這天是家人親友會團聚歡度時光、分享美食的重大日子。相傳在1600多年前的聖誕節,許多英國人移民,不過當地物質匱乏,只有滿山的火雞,於是就捉火雞作為過節的主菜,象徵豐收團聚的感恩大餐。
聖誕節當天,吃火雞大餐被視為當天主要活動之一,讓全家人在這天團聚在一起分享美食。後來因各國飲食文化的差異,也演變出不同的聖誕大餐,但象徵愛和溫馨的聖誕大餐,意義依然不變。
然而聖誕節最重要的不是習俗,而是在這樣的節日裡,我們如何度過。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讓儀式感充滿生活~